

組工干部要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展現擔當作為
本溪市委組織部干部二科科長 隋士濤
圍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“9·28”重要講話精神,全面落實省委常委會(擴大)會議和張國清書記講話要求,今年10月本溪市委在全市啟動實施了“我是本溪人,人人都是營商環境”行動,突出強調優化營商環境是本溪全面振興、全方位振興的戰略舉措和首要突破口,全市上下要增強“主人翁”意識,主動踐行“我是本溪人,人人都是營商環境”的責任擔當,全力打造“辦事方便、法治良好、成本競爭力強、生態宜居”的營商環境。認真學習貫徹省委、市委的部署要求,既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,更要躬身踐行、真抓實干。
第一,抓優化營商環境是當務之急、治本之策
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準入、生產經營、退出等過程中涉及政務環境、市場環境、法治環境、人文環境等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,是一個地方發展生態的綜合體現。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,包括我省在內的東北地區受最早進入、最晚退出計劃經濟帶來的諸多不利因素影響,歷史包袱重,體制積弊多,經濟結構調整、產業轉型緩慢,發展速度明顯落后于東南沿海地區。
經濟建設窘況不是一朝一時形成的,原因涉及多方面,營商環境不佳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。習近平總書記“9·28”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了影響和制約東北地區發展的“四個短板”,要求做好“六項重點工作”,其中第一項就是“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,全面深化改革”,在對加快形成東北振興新局面的要求中,第一項也是“營商環境好”。省委張國清書記在9月28日省委常委會(擴大)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,對遼寧來說,營商環境已經不是戰術層面的問題,而是事關全局的發展戰略問題,這充分體現了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的地位與作用,及其重要性與緊迫性。省委、市委大力抓營商環境建設,非常精準地抓在了關鍵之處,是發展之需、振興之要,是當前急需抓、必須抓好的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,也是解決實際問題、加快推動振興發展的治本之策,充分體現了省委、市委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要求的堅決態度,充分體現了不推不繞直面問題、刀刃向內解決問題的斗爭精神。對此,必須要有十分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和把握,切實把思想統一到省委、市委的分析研判和部署要求上來,進一步強化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的政治自覺、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。
第二,組織部門要沖鋒在前、作出表率
營商環境建設涉及方方面面、各行各業,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,需要采取有效措施,統籌推進實施。省委張國清書記指出,營商環境總的要求是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,具體抓的時候就四句話,辦事方便、法治良好、成本競爭力強、生態宜居,明確了營商環境建設的目標要求。本溪市委印發的《“我是本溪人,人人都是營商環境”行動方案》提出了23項具體任務,包括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、主題教育、服務群眾和企業等學習實踐載體活動,創新體制機制和精簡辦事流程、搭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政務服務等平臺,加強政治生態、自然生態、社會生態、創新生態以及誠信體系建設、優化人才環境、強化評價評議和督考等多項具體措施,可以說是全領域、全方位發力,給出了本溪優化營商環境的路徑和方法。
在市委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中,組織部門的任務主要有兩項:一是搭建和運用好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平臺;二是強化考核督查等結果運用,對實績突出、擔當有為的優秀干部給予表彰、獎勵、重用、提拔,對不擔當不作為、嚴重損害營商環境的單位和個人堅決追責問責,真正讓干得好的有動力、工作落后的有壓力。這兩項任務分別屬于基層黨建和干部工作內容,是組織部門的主責主業、份內之責,但又不能簡單囿于這個范疇。營商環境建設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,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由具體的單位和人員來承擔落實,在這其中居于主導地位、屬于關鍵少數的干部就顯得尤其重要。市場主體在辦理立項準入、生產經營等事項時,勢必要與相關職能單位、干部打交道,而我們的干部以什么樣的理念、態度、方式來受理對待這些事,辦理的效果如何?市場主體有直觀體驗,對我們的營商環境如何最有發言權。因此從這個角度講,決定營商環境好與壞的是各級各類干部,是干部價值觀、政績觀影響下履職行權的具體行為。
一分部署,九分落實。市委發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行動動員令,在這項事關振興發展全局的大事面前,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都在積極行動,組織部門作為市委的重要職能部門,更應當沖鋒在前、作出表率。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,將市委的要求與組織工作有機結合起來,研究拿出實招硬招,著力在加強干部隊伍思想政治、工作作風建設上下功夫,在提振干部精氣神、提升制度執行力上下功夫,在營造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和激勵擔當的從政環境上下功夫,融入日常,久久為功,推動形成以干成事論英雄、以解決實際問題論能力、以高質量發展項目和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論業績的鮮明導向,在優化營商環境大“棋局”中貢獻組織部門和組織工作的力量。
第三,組工干部要學思踐悟、善作善成
在具體推進營商環境優化改善的系統工程中,組織部門處于什么定位、該負責什么樣的責任,需要每名組工干部深入思考、準確把握、認真踐行。
要強化“主人翁”自覺和“命運共同體”意識。古人有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的豪言壯志,習近平總書記“我將無我,不負人民”的家國情懷與博大胸懷,無時無刻不在感召著我們。張國清書記來遼寧工作一個多月,發出“遼寧是誰,遼寧就是我們自己”的叩問與回答,可謂擲地有聲,發人深思。向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看齊聚焦,向張國清書記講話要求對標對表,首先要強化“主人翁”意識。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其人生舞臺、價值追求都依托承載于所生活的城市,也可以說每座城市都是由無數的個體組建而成的“命運共同體”。因此每一個人都要從內心深處認同和歸屬自己的城市,心懷鄉愁、看到優勢、堅定信心,牢固樹立振興我有義務、發展滯后我有責任的使命觀念,真正把自己擺進去,作“局中人”,干“局中事”,這是最起碼的覺悟和要求。
要敢于擔當、敢于改變。東北振興,關鍵在干部,關鍵在落實。事實證明,墨守陳規、看攤守業、按部就班,已經不適應于振興發展的需要,不適應于這個奮進的新時代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,我們要贏得優勢、贏得主動,就必須準確識變、科學應變、主動求變,在有效對應危機中抓住新機、開拓新局。張國清書記指出,改變遼寧首先要改變我們自己,優化營商環境首先必須改變我們自己。在這場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考中,干部既是關鍵的少數,更應當是關鍵的變數,必須挺起擔當的腰桿,鼓起斗爭的勇氣,做勇于革新、敢于改變、深刻轉變的示范引領者,做創新進取、攻堅克難、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躬身踐行者。
要立足本崗,全力盡責。組織部門是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主體責任部門,組工干部是管黨員、管干部的黨員干部,可以說是使命光榮,責任重大。要切實從部門職能和崗位實際出發,堅持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,不斷加強和改進干部教育培訓、選拔使用、管理監督、正向激勵等工作,著力營造有利于促進干部健康成長、規范履職、擔當作為的制度體系和從政環境。要轉變觀念,將管理寓于服務之中,把嚴管與厚愛結合起來,把激勵與約束統一起來,充分發揮正反向、多渠道激勵作用,引導廣大干部堅定信心、振奮精神,更加努力地干事創業。要更加注重加強自身建設,發揚“安專迷”精神,抓學習、強業務、壯筋骨,練就一身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硬本領,深入研究探索組織工作如何創新發展、提高質效、實現有為有位。要自覺培育“難題有解”、“攻堅有道”、“落實有責”的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,主動向難題開刀、向矛盾聚焦、向發展聚力,不斷推動組織工作提標提質提效,真正做到新時代有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。